薪水是求职者找工作时的首要参考条件,但是不少求职者发现,岗位和能力决定了工资水平,想要在薪水上有较大的突破不大可能。记者在招聘会采访了解到,不少求职者已经不满足于收入、户口等“硬待遇”,越来越在乎企业文化、职业发展前景、带薪培训、同事关系、工作环境等“软待遇”。
希望在工作中得到满足感
前不久,中国青年报通过民意中国网,对2948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软待遇”和“硬待遇”的选择中,30.6%的人表示更看重工资、户口等“硬待遇”,23.4%的人更看重企业文化、休假时间等“软待遇”,44.9%的人表示“两者同等重要”。受访者中,86.7%的人是在职人士。
不少求职者告诉记者,虽然工资等“硬待遇”是他们求职中很关注的条件,但是企业文化、职业发展前景、带薪培训等“软待遇”也是他们非常关注的方面。曾先生告诉记者,他已经工作10年了,做了5年的人力资源主管,目前想跳槽到其他企业,“企业开出的工资大概是5000元左右,但是我更看重的是"软待遇",因为它让我体会到企业对员工的关怀,也让我不断在工作中得到满足。”在一家企业担任文员的张小姐表示,“软待遇”能让员工对工作和职业有更好的理解,获得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这让她有更好的动力,有助于自己的发展,所以在“硬待遇”高一点而“软待遇”低一点和“硬待遇”低一点而“软待遇”高一点的两份工作中,她宁可选择后者。
找工作更是找职业
在一家公司从事策划专员的罗先生工作5年,有过3次跳槽经历,他表示,职业发展前景对他来说最重要,“其实工作这几年的几次跳槽,工资变化并不大,主要是为了找准自己的定位和个人发展前景,所以比较看重企业发展前景、企业文化、带薪培训等。”
求职者比较看重哪些“软待遇”?中国青年报的调查中,83.9%的人首选“带薪休假、过节费等福利”,其次是“职业发展前景”(70.9%),“学习、培训机会”排名第三(58.8%)。接下来依次是:上下级关系(47.0%)、同事关系(46.5%)、企业文化(45.0%)等。
“番禺人才”李先生表示,现在的求职者不再仅仅是找工作,更多是在找职业。不少人不断追求自我实现,所以更加注重企业的“软待遇”,特别是非常注重职业发展前景。
企业通过提高“软待遇”
吸引人才
“番禺人才”李先生告诉记者,以前很多求职者最看重薪酬福利,但是近两年,很多求职者有了更加长期的眼光,纷纷将职业发展因素上升到首位,注重企业的“软待遇”,所以不少企业也开始通过提高“软待遇”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吸引更多人才。
记者在招聘现场看到,不少用人单位都在“软待遇”方面下功夫,在招聘信息中都不忘在工资待遇中加上一些“软待遇”,生产企业招聘员工,几乎都有“提供免费职工宿舍”,餐饮企业大都有“包食宿”,而一些“实力企业”、“大型企业”给出的“软待遇”则更加诱人,比如“三险一金”、“带薪休假”、“通讯补贴”、“赴外地培训学习”等等,一些薄弱的中小企业也有一些“午餐补助”、“员工生日聚餐”等。
记者发现,写明“软待遇”的用人单位都吸引了不少求职者。采访中,不少求职者表示,看到这些“软待遇”,他们会对该企业更加感兴趣,因为这体现了一个企业的文化和对员工的关怀,在这样的企业工作也会比较开心。
一家大型超市招聘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很多求职者都非常注重“软待遇”,特别是80后90后的求职者,非常注重自己的心理感受,他们非常注重企业“软待遇”,提高员工的“软待遇”不但可以提高员工的凝聚力,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且还能吸引更多的人才,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