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顾问|技能培训|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立即关注

|客服热线:0755-28098888
中国劳动力市场仍然供大于求 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资讯来源:人民日报发布时间:2011-03-21浏览次数:2897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20日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每年春节前后一些地方出现的招工难主要发生在部分地区、部分行业、部分企业,这反映了就业的一种结构性矛盾。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将会长期并存,从当前状况以及“十二五”期间中国的就业市场来看,主要的矛盾仍然是劳动力供大于求,也就是说我们就业的形势还是非常严峻的。

     据尹蔚民介绍,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每年需要安排大约2500万的劳动力,比“十一五”时期略微增加。在2500万左右劳动力中,青年学生大约占了1400万。一部分是高校毕业生,在“十二五”期间每年大约有近700万人需要安排就业;另一部分是中专、技校、初中、高中毕业之后不再继续升学的学生大约也有700万人左右。剩下的1000万余人,就是包括军队转业人员,下岗失业需要再就业的人员和登记失业的人员。每年实际上城镇能够安排的劳动力大约在1200万左右,大约还有上千万人的就业缺口。此外,在“十二五”期间,每年还要安排农村的富余劳动力800万人。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上产生了延迟退休年龄或者男女同龄退休的声音。尹蔚民认为,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从应对人口老龄化和长远发展来看,延迟退休年龄应该是一种选择。世界上的多数国家都在走这条道路,它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特别是在保证社会保障体系的安全、健康、平稳运行,是非常有好处的。我们也正在密切的关注、研究世界各国在这方面采取的一些有效措施和办法;但是我们会结合中国的人口问题、就业状况、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全面、慎重、积极地来研究这个问题。

  相比退休年龄,更多人关心养老金在今后一段时间能否得到大幅度提高。尹蔚民表示,我国的养老金水平现在确实还不够高。到目前为止,企业职工每个月的人均养老金水平大约是1400多元;但是5年前,人均养老金大约是700元左右,通过“十一五”期间的努力,人均养老金的水平已经翻了一番。养老金水平的提高,一方面,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相适应;另一方面,也要和我国的支付能力相适应。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更加注重民生,养老金水平在今后一段时间还会持续地、不断地得到提高,让广大退休人员享受更好的生活水平,促进我国消费增长。

免责声明:本站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以上内容仅供网友学习与交流,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犯您的利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