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可信度权威性不高”
“深圳月薪不会比东莞低!”昨天,当得知东莞的调查报告结果后,众多深圳职业介绍机构负责人纷纷如是说。深圳中南劳务派遣有限公司人才供应部经理周小虎介绍,从最低工资标准来看,深圳现在全市统一标准为1100元/月,而东莞则为920元/月,从目前来看,深圳绝大多数企业开出的最低工资标准都高于最低工资,平均提升到1200元—1500元/月。
“若说东莞月薪比深圳高,只能是东莞的企业加班时间长,员工拿到手的加班工资就多。”周小虎分析说,这主要看调查机构是从什么角度和范围来调查,毕竟此结果不是政府部门公布的结果,因此其“可信度和权威性都不高”。
深圳4月份统计比东莞高
宝安区职业介绍行业协会会长饶凌云和深圳市兴达职业介绍有限公司总经理汪祖庆也异口同声否定了此次东莞的调查结果,连称“不可能!深圳工资应高于东莞”。“现在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企业的薪资水平有了大幅提高。”饶凌云说,深圳市统计局4月26日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深圳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是46723元,即3894元/月,而11月8日东莞发布的调查显示,东莞月总薪酬平均值为3402元,比深圳低了492元/月。
而汪祖庆则表示,不管从最低工资标准还是从平均月薪酬来看,深圳都高于东莞。据兴达职业介绍有限公司调查,我市的普工待遇逐年上升,2007年普工的平均月薪为1300余元,2008年则为1400多元,2009年上升为1600余元,每年上涨的幅度约为10%。今年普工平均到手的月薪在1700元—1800元之间。
调查结果具有炒作嫌疑?
多位职介机构负责人都表示此调查结果存疑,“不排除东莞人才中介机构和该调查机构有提升知名度的嫌疑。这个结果可能是为了吸引劳动力资源而采取的方法。”
行内人士指出,因为报告以珠三角的“IT、电器、电子(微电子)、家具制造业,以及纺织服装业、五金、模具、塑胶”八大产业为主要调研对象,虽然涉及东莞、广州、深圳、佛山、中山、江门、惠州七大城市,但对东莞而言,上述八大产业均为优势产业,所以东莞的参与积极性最高,信息反馈最为集中,所以在最终的综合结果中,东莞的薪酬信息体现最为明显。
此外,众人表示,任何随机的抽样调查,因统筹方法、涉及的深度广度、信息损耗等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最终的统计结果都不可能准确无误地反映社会真实情况,最多只有局部代表性和参考价值。
不少负责人都认为,因为调查问卷本身设计的局限,以及各调查对象参与的主观能动性差异悬殊,最终导致因为“专业对口”而答题积极性颇高的东莞,得分第一,这就是这次调查报告出炉的内因所在。
呼吁民间和官方统计结合
提及此次结果的可比性,众人一致认为,珠三角产业的相似度很高,因此,这也进一步削弱了在珠三角内部进行横向薪酬比较的意义,这个调查结果不具可比性。
与此同时,这些负责人也表示,不是否认这种薪资统计的意义,倒是希望类似更专业更精准的权威统计,能成为今后企业可靠的薪资坐标体系。
深圳目前除政府统一公布最低工资标准和企业员工工资指导线外,鲜少有其他的薪酬统计,对于全市的薪酬统计一般也由有关人才机构进行。
因此,业内人士希望民间统计能和官方统计珠联璧合,全面真实反映职工收入分配格局,为提高社会福利,增进民生福祉和公共利益,提供一个权威而客观的政策坐标。
□专家点评
深圳工资悬殊大 产业转型任重道远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说,虽然这个调查结果未必准确,但是深圳存在着低工资,甚至非常低的工资,也是不争的事实,深圳的产业转型还任重道远。
国世平说,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深圳是个高工资高消费的地方,其实也不尽然。深圳存在着低工资,也存在着低消费,“据我调查,在石岩一些工业区,100平方米,带有洗手间的房子,有的一个月租金才800多元,这么便宜的房子,在东莞恐怕都租不到”,国世平说,深圳经济固然发达,但是不同行业、不同职位之间,薪酬差别很大,呈现两极分化之势,“深圳的薪酬体系是两头大中间小,而东莞则是两头小中间大”。
因此,国世平认为,深圳的平均工资水平无疑高于东莞,但是有些工厂、有些岗位工人的工资比东莞同行业的低,也不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深圳的低端产业在经济结构中还占有相当的比重,深圳的产业转型,任重道远。
□回应
调查机构:
调查结果未必代表珠三角实情
昨天下午,公布这份调查报告的中华薪酬网咨询顾问张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珠三角薪酬调查,并不是中华薪酬网独立完成的,而是和东莞智通人才市场合作开展的。张先生说,在参与调研的企业中,东莞的最多,占总数的24.4%,而深圳企业只占11.9%,还不到东莞参与企业的一半,其他几个珠三角城市广州、佛山、中山、江门、惠州等,参与调查的企业都只占总数的10多个百分点。
“因为智通人才市场是一家东莞的人力资源公司,它与东莞企业的关系,其他城市的企业无法相比的。”张先生说,根据他的经验,企业参与这种关于薪酬的调查是非常谨慎的,很多企业会刻意把数字报低,除非调查方是自己非常信任的机构;因为与同在东莞的智通人才市场比较熟悉,所以可能东莞的企业参与调查的热情更高,填报的数字更准确,但是珠三角其他城市的企业填报的数字可能有所保留。
张先生还表示,这次珠三角薪酬调查针对的范围是有限的,涉及的八大行业,基本上属于制造业的范畴,深圳颇具优势的金融、证券、高端服务业等行业并没有纳入。
“因此我只能说,调查的结果并不能保证代表珠三角的实际情况。”张先生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