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石家庄经济学院的大一新生小谢与一周前曾推销货品给她的“校园代理推广员”彻底失去了联系。至此,该校包括她在内的7名女生被人以相同手法共骗去现金1500多元。
同一手法连骗7名新生
10月20日中午,一个20多岁的短发女子来到小谢的宿舍,自称“为阿呀呀饰品公司做校园代理的推广工作”。此人自称名叫张艳红,也是大学生,湖南长沙人。她随身带有丝巾、十字绣、项链等饰品,表示如果大学生成为该公司的“校园代理”,就可以按照均价1.8元/件从她手中拿货,每件货品转手即可赚数十元。
一张盖有红印章的工作证,让小谢等3名同学对其说辞深信不疑,并以785元的价格买入了436件货品。收款后,该女子让小谢等人提供了证件照,“用于办理相关证件”。并嘱咐她们“不要把此事外传,因为公司在每个学校只会寻找一家代理”。
然而当天下午,小谢等人清点货品时发现,该女子说的436件货品实际上只有365件。不仅如此,她展示的玉项链、头饰、丝巾等“大件”货品仅有40余个,耳钉、戒指却多达320多个。
20日傍晚,小谢等人得知隔壁宿舍的4名女生也被骗去700多元,虽然来推销的不是同一个人,但所用手法完全相同。此后,小谢等人以缺货为由多次联系“张艳红”见面,但该女子屡次推脱不肯现身,小谢等人才发觉受骗了。
公安机关称:此案不构成诈骗
22日上午,笔者同小谢等3名同学一起来到槐底派出所报案。办案民警介绍说,此案并不构成诈骗。诈骗案成立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涉案金额2000元以上,二是存在虚构事实的情况。而小谢在付款购买饰品过程中,并未当面验收,更没有签订任何书面协议,因此属于个人经济行为。“如果感觉这些小饰品是假冒伪劣产品,可以去工商部门举报;如果手里有协议,可以按经济纠纷去法院起诉。没有任何证据,我们也很无奈。”办案民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