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工也是城市的主人
高端访问 市社科院杨立勋教授:2006年,我市公布了首个农民工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全面保障该群体权益。对此,市社科院杨立勋教授评价说,《意见》的颁布意味着我市在保障劳务工权益,落实劳务工政治、社会等权利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杨立勋表示,劳务工为深圳的高速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也是这座城市的主人,是这座城市的“新市民群体。”深圳在保障劳务工权益,落实他们的政治、社会需求上虽已取得很大成绩,但还可在劳务工享受参政议政权利、为劳务工提供更多参政议政平台、满足劳务工政治诉求上做进一步的努力。
社会权利
“我从未感到与深圳有距离”
申大口号创作者郑惠琦亲身体会到劳务工同样有公共事务参与权
没有一句话,只有眼眶里满含的热泪,昨日凌晨,没有本地户口的深圳人郑惠琦见证了申大成功的全过程。正是她,创作了深圳申大的口号:“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她在深圳打工9年,最深的体会就是“在深劳务工,也可以享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权”。
郑惠琦来自广东惠来,是一名普通的打工女青年。9年前从学校毕业后来到深圳工作,从事过教育和报刊发行的工作。去年5月,她提出了“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这句为市民所熟知的申大口号。日前她接受采访时说,当时,她因为身体原因在家休息了几个月。去年年底,当养好身体,她又回到原单位,做起报刊发行工作。她说,半年多时间,她的生活和工作没有大变化,只是多了对申大的关注,收集申大的有关信息。
郑惠琦没有将创作申大口号这件事情告诉同事和家人,他们都是看了报纸才知道的。郑惠琦告诉记者,当她第一天回去上班时,同事们都很好奇她创作口号的过程。而更让同事们感到意外的是,申办口号的提出者竟然不是多数人想当然认为的政府官员或者高级知识分子,而是一位身边的普通同事。但郑惠琦认为,这件事情再普通不过了。“我来深9年,一直坚信自己的梦想可以在这里起飞,我从未感到与深圳有距离。”郑惠琦说,在深圳,即使你只是一名很普通的打工者,也可以享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权。
政治权利
身为代表,要做“画工代言人”
人物介绍:蒋庆北
大芬村著名油画家,也是一名没有深圳户口的人大代表。名声在外的他,除了创作,还一直将眼光放在他身边的劳务工上,无论是作为人大代表,还是作为大芬油画产业协会副会长,他都一直在尽力为他们谋福利。
从采媒工到知名画家,黑龙江人蒋庆北实现了人生跨越。漂过北京、重庆、西安、沈阳,已过知命之年的蒋庆北2002年来到大芬油画村,这一次,他决定不再漂泊,因为这里有创作空间,能实现自由画家的梦想,还有良好的市场需求足以让他养家糊口。
2005年,在政府关爱劳务工的大背景下,他成为市人大代表中8名暂住人员中的一员。蒋庆北平时接触得最多的就是画工和画商,尤其是那些生活困难的画工和经营困难的小画商,他很关注他们,更关注困扰他们的上涨过快的房租。
蒋庆北告诉记者,比起2005年,2006年大芬的房租涨了将近一倍,蒋庆北担心,长此以往更多的画商将从大芬村败下阵来,更多的画工将选择离开大芬。
于是,蒋庆北和其他关注大芬村发展的人一起到处奔走呼吁,一边以人大代表身份建言,一边以大芬油画产业协会副会长身份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努力没有白费,为了促进大芬美术产业发展,龙岗区制定了建设大芬油画村公共租赁房等十项具体措施。2006年8月1日,大芬油画村公共租赁房举行奠基仪式。大芬油画村公共租赁房计划今年5月建成,其中公共租赁住房占地6500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占地1.3万平方米,将用于解决画工和画商的住房问题。
心怀热忱,乐当“高级劳务工”
人物对象:张惠民
来深7年,盐田区东海社区居民张惠民依然没有深圳户口,但这不妨碍她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2005年在直选中,她当选为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后,被戏称为“老年高级劳务工”的她一直为社区工作快乐地忙碌着。
张惠民告诉记者,最让她难忘的是去年重阳节组织辖区130多名居民到三洲田爬梧桐山,当天老年义工队的舞蹈、何煌生老人的客家山歌和太极拳表演吸引了很多居民,居民们在活动结束后围住张惠民要求帮他们组织一个太极拳队。后来,居委会为居民们请了教练,大家都很开心,一位老人感叹说:“这些人原来可是从来不参加社区活动的,现在张惠民一下就把他们从麻将桌旁拉出来了。”
张惠民告诉记者,除了组织大型活动,居委会还在创建六好平安社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将2006年定为“邻里和睦年”,还编制了相关的顺口溜。
在张惠民桌上,记者发现一份东海社区居民评议表,里面涉及对社区居家养老、星光老年计划、社区文化、社区服务工作等多项工作的评价。“社区工作并不是太难,只要你用心去做。”张惠民笑着说。她告诉记者,虽然自己以前曾在中铁13局从事过会计和企业管理工作,但社区工作和以往工作相比,还是具有接触面广、事情杂的特点,因此要有爱心、同情心。居民碰到租房、孩子上学、办个证什么的杂事找居委会,那是对居委会的信任,千万不要怕麻烦。
虽然户口仍在老家长春,但多年在深圳生活,张惠民已深深爱上了这里。“在盐田,我完全没有异乡人的感觉。”尽管这样,张惠民还是希望自己早日成为真正的深圳人。
稿件来源:晶报
记者:吴思静 钱擎 彭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