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隔离了。”从昨天开始,几位与甲型H1N1病例患者同机乘坐3U8882航班的乘客,或者此后曾接触该航班乘客的人,在被隔离后,开始通过博客和发帖的方式,写下隔离日记。
5月11日卫生部通报,乘坐3U8882航班的甲型流感疑似病例已被确诊,这是我国内地确诊的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随后,该病例的直接和间接接触者陆续被隔离观察。
在这些被隔离者中间,有的是与患者同机的乘客,有的是这些乘客的接触者;有的人住进了医院的隔离室,有的人则被要求待在家里或宾馆里。
无论哪一种,这都意味着,在至少一周的时间里,他们与外界的直接接触将被减至最低,而网络则成了他们与外界少有的沟通渠道。通过网络,外界的我们也找到了体味他们心境的窗口。积极、乐观乃至幽默,是这些隔离日记的共同特点。
“T伯伯”网友:接待了个好友,次日被隔离 较先发布隔离日记的是来自成都的一位名叫“T伯伯”的网友。日记于5月11日凌晨5时48分发表,标题很直白:“
我被隔离了”。
“T伯伯”与那个唯一的H1N1病例发生联系的是,他接待了一个从北京来成都的好友“猴子”———一名当天川航3U8882航班上的乘客。
下午4时56分,一个陌生手机号码打来,又一个陌生电话号码打来,“不同的号码都自称出自同一个单位,省疾控中心”。
第二天12时20分,两个“全副武装上下密不透风”的犹如外星来客的到来,宣布他和朋友正式被隔离了。接下来便是一系列的防疫程序,“开始我还有些怀疑,后来经过交流,确实觉得党和政府的工作人员很敬业,把防H1N1工作做得细致入微”。
“现在已经是11号晚上5点多了,我家大门口还有两位坚持工作的居委会同志,他们帮忙给我们买来了很多生活必需品,水,面包,牙刷,毛巾,蚊香,卷纸,甚至一次性内裤,我们十分地感动”。
“我也希望通过这篇文字提醒大家,虽然H1N1疑似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但大家不必恐慌”。
“相遇在云里”网友:跟单位请假很容易 天涯网友“相遇在云里”在天涯论坛发表的隔离日记名叫《
不幸与成都H1N1患者同机被隔离》,不过看内容也是懊恼中透着轻松。
“从没想到过,会享受这些待遇,生平第一次,但愿是最后一次”,“相遇在云里”一开始便在祈祷。作为川航3U8882航班的乘客,她也被隔离了,地点是成都的一间宾馆。
与“T伯伯”一样,“相遇在云里”同样是在5月10日下午4时许接到了航空公司的求证电话,接到电话时还以为对方是想关心自己托运行李时被搞坏的拉杆箱把手。接下来,从当天晚上到次日凌晨,航空公司、成都疾控中心、卫生部、四川公安厅指挥中心,几通电话询问求证后,她“被告知不要外出闲逛”,“在家等候通知”。
“航空公司、区疾控中心、派出所、街道办、社区、单位、朋友、亲戚……所有认识的、不认识的一系列电话铺天盖地,估计要载入史册,成为我一生中接打电话最多的一天,一块电池几乎打完(平时能用三天),总之一句话:不得外出,在家隔离。”。唯一让她感到安慰的是,向单位请假顺利被批准,“很爽快,准许,哈哈!如果不是这事,不知道会不会这么爽快”。
第二天,成都市疾控中心通知她在家隔离不行,还是要被拉去宾馆。她被一个“全副武装(说武装到牙齿也不过分,全身上下就没有一寸肌肤暴露在空气中,就连头发丝都没有。)”的医护人员接到救护车送到了一个“设施不错”的宾馆。
“进房间,随着房门关闭,启动了程序中的隔离。”
“仲爽”网友:住进三星级宾馆 同样住在宾馆的,还有
新浪博客网友仲爽,5月9日川航3U8882航班的另一名乘客。5月11日,在接到派出所、西城疾控和公安部电话后,赶在疾控中心专车来接她去宾馆前,她还上网查了一下,以确认那些电话号码真的来自那些单位。
在车上她又接到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疾控中心、住所的派出所(他们已经动用了周围的邻居给我打电话)、订机票的公司以及四川省公安厅多个部门的电话,“无一例外,上来先问:”您在哪儿呢?‘“仲爽介绍说,”第一次深刻体会到:“防’网恢恢,疏而不漏。”
她介绍说自己住进了三星级标准的宾馆,还贴出了房间和饭菜的照片,“所有的服务员都戴着防护的帽子和口罩,穿着防护服,只有眼睛露在外面。”
“对面屋出来一对男女朋友,小L和小Z.小L也是美国留学生,和包某某同乘从美国回国的飞机。她今天早上本来已经又登上了回武汉老家的飞机,舱门马上要关的时候,一些穿着”太空服“的疾控中心的人,直接把他们从飞机上拽了下来。小Z身为”男友“,”亲密接触“过,只好也被牵连进来……”(转自南方都市报记者张东锋)
免责声明:本站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以上内容仅供网友学习与交流,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犯您的利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