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顾问|技能培训|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立即关注

|客服热线:0755-28098888
人大代表建议设立劳动者经济补偿基金
资讯来源:羊城晚报发布时间:2009-03-11浏览次数:1958
 

  “去年金融风暴,企业裁员情况大增,产生大量的经济补偿金纠纷,老板逃避,最后迫使政府出马‘埋单’。”全国人大代表陈舒建议,一定要吸取地方政府被动垫资的教训,设立劳动者经济补偿基金,未雨绸缪。

  去年在两会期间,陈舒就提出建立劳动者经济保障基金。为什么要第二次带着这个建议上京?陈舒解释,因为经济补偿金的问题会在今年更加凸显。

  陈舒说:“由于过去很多企业为了规避《劳动法》关于经济补偿金的规定,都采用合同短期化,一年签一次,因此实际发生的金额不会很多。但是,由于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今年的经济补偿金将成为重大的话题,有人评论说它成为所谓‘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陈舒说,经济补偿金是法定用人成本,即企业雇佣员工的人力成本是工资和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但其与工资的支付方式不同,工资每月都发,是现实支出,而经济补偿金是在一定的法律规定的事实发生时才产生,有一个累计过程。

  “关键点就在于,企业对此如果没有资金准备,就会出现与员工的纠纷,且这笔资金压力由于是累计形成,所以如井喷爆发。” 她举例,比如珠三角,2007年以前生产经营形势好,大家讲用工荒,企业急于招工,不存在裁员问题,也就不会发生经济补偿金支付问题。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大量裁员,合同期满也不再续签,经济补偿金的问题自然就集中发生了,而此时又是企业最困难的时候。对企业来说,一边是面对经济危机的压力,一边要承担经济补偿金的压力,能不跑吗?跑了员工怎么办?只能找政府,由政府先垫资平息。

  “所以,对经济补偿金的支付问题要未雨绸缪,早做准备,事前积累,以丰补欠。”

  这笔基金的钱从何而来?陈舒说,可以由各地劳动保障部门统筹设立劳动者经济补偿基金,来源分两部分:一部分由用人单位按照当年在职员工1个月工资总额的百分比缴纳,一部分由各级政府分别从企业所得税分成中提取一定比例存入。

免责声明:本站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以上内容仅供网友学习与交流,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犯您的利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