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董事会的提前换届、强制分红等政策的制度化,这些完善公司治理的行动或许与其外资股东的变更不无关系。
与多家欧美银行谈判
据报道,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在两会期间透露,该行正就引进新的海外战略投资者,与多家欧美银行进行磋商,民生计划向战略投资者出售少数股权。
另外,新华海外财经也在报道中,援引一位未具名的民生银行高管的话称,淡马锡最终还是计划退出民生银行,最主要原因是淡马锡已持有另两家中资银行的股权。
基于此,外界猜测民生银行目前的外资股东淡马锡控股将悉数抛售民生银行股权。而民生银行也欲引入新的外资股东。
事实上,淡马锡控股可能已全部减持民生银行,这在此次董事会换届中初露端倪。
作为民生银行外资股东富登金融控股(淡马锡控股全资子公司)派出的董事,苏庆赞位列股东董事。不过,在此次9位股东董事的候选人名单里,苏庆赞并未出现,而王军辉代表中国人寿进入民生银行董事会,刘永好 则替代之前的李宇代表四川南方希望实业有限公司。
除了没有再派股东董事,淡马锡抽身民生银行也早有迹可寻。
2004年淡马锡入股民生银行位列第七大股东,三年后淡马锡所持民生银行的4.72亿股份悉数解禁,随后在2008年第二季度,淡马锡所持民生银行股份降至4.48亿股,位列第十大无限售股东。而2008年三季度,位列第十位的哈投股份持股数近2.2亿股份。据此测算,淡马锡在第三季度所持有的民生银行股份已低于2.2亿股份,其在6个月内减持了至少2.5亿民生银行股权。.
淡马锡不是真正意义的战略投资者
不过,民生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在该行上述人士看来“自上市来始终是没有进展,淡马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投资者,董事长表态也主要是种心情,引进战略投资者有好处。”
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的股权交易一方面可以补充民生银行资本金,另一方面也确实可以带来战略合作,好处确实是看得见摸得着。
董文标称,民生银行2008年年底的资本充足率略低于10%。向战略投资者出售股权的潜在交易将确保民生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至少达到10%。
资料显示,民生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向来较低,2006年期末资本充足率为8.2%,即便在2007年实施181亿元的增发后,期末资本充足率也仅为10.73%。而2008年上半年资本充足率降至9.21%,截至去年底仍低于10%。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强制分红”为再融资铺路还是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出售股权,都有异曲同工之处,可以提升民生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以满足10%的监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