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市三和职业介绍所龙华总部接待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来自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领导和泉州市六家企业的公司骨干。此行的目的主要是考察深圳地区的职场情况、学习和借鉴深圳大型人力资源机构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方法,为泉州本土职介机构的长期发展打好基础。
(求职者在泉州企业前驻足)
在现场笔者就目前职场行情、行业状况、就业形式等问题采访了鲤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杨少川副局长,以下为详细内容:
记:连续两天参加了三和的现场招聘会,对于现场环境、招聘质量有什么看法呢?这两天招聘效果如何?是否有人愿意去泉州工作?
杨:首先三和给我的感觉很好,规模庞大、运作规范、管理也很到位,是很好的、值得学习的职介机构。据昨晚初步统计,参展的六家企业第一天就收到了200多份简历,今天的情况也不错,这些简历将会在离深之前全部复核完毕、满意的人员在面试之后全部带回,采取的是现场拍板制度。
记:这样现场拍板不但节约了企业自己的时间,同时也节约了求职者的时间,还能省掉一大笔费用,的确是个好方法。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发现有什么不同?
杨:这次劳动部门率团过来主要目的是考察,对市场行情做初期的评估。从昨天的现场了解来看,我们发现深泉两地之间的工时不统一,深圳主要以计时为主,而泉州则是以计件为主,这两者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求职者的不自信心理,惧怕自己计时工作时间长了,做不好计件,此外还有加班费用不同也是两地之间的不同之处。
(泉州企业前有不少求职人员在等待面试)
记: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地企业出现了人人自危的局面,求职难度也上升了不止一个档次,鉴于这种情况,您认为职场会出现何种变化?
杨:金融危机的爆发是令政府和许多企业都措手不及的一个事情,但按照泉州目前的情况来看,影响不是很大,其主要原因是泉州占地面积小,企业量不是很多,加上企业有很好的自我保护措施,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受到影响不是很大。现在还有很多企业在扩建之中,规模的扩大很大程度上会让企业感受不到金融危机的存在。
记:在现今职场中,您认为哪些职位是较吃香的、哪些职位较吃紧?
杨:因为泉州主要是以工厂为主,就目前的形式来看首先当是普工类较吃香,因为普工才是生产的源动力;其次当为电子信息类职位,网络时代离不开电子产品,即使在全普工的生产厂房内也需要大量的电子产品来维持工厂的正常运作。较吃紧的企业也是属于普工的,毕竟普工才是第一生产力。
(求职人员在三和现场自觉排起长队等待面试)
记:哪类人就业最为困难?
杨:当今社会最难以就业的群体应当是学生,特别是那些大学毕业的高才生、研究生,他们往往会因为丢不下面子、不愿干体力活而失去一个个就业机会,眼高手低在这一群就业群体中表现得很明显。对于这类就业人员包括其他所有类型的就业群体而言,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正确看待问题本质是最重要的,只有了解自身的真实情况和社会情况之后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发挥,在就业人潮中站稳脚跟。
记:深圳与泉州职场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杨:深圳地区的职介机构够大、运营管理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大型招聘会举办的也很频繁这给急需就业的求职者提供了很大的平台,是值得鼓励的。而泉州的职介机构主要是政府部门公办的,规模不够大,属公益经营性质,大多是以普工类、技工类职位为主。
记:经过两天的了解,您对三和有什么建议?
杨:三和给我的感觉很好、工作人员的态度与服务也很热情。现场可试着以行业分类(如机械加工业、电子信息类、营销服务类、管理职能类等)来规划、分开举办现场招聘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求职者在现场寻职)
三和负责人表示:对于这种外省、市、地区的政府、企业率团到三和考察或参加招聘会,三和表示由衷的欢迎。泉州此行不但加强了两地的友好关系,在同一领域有了更深入的沟通与交流,对未来职场的发展方向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充分展示了三和的实力与魅力,对于“面向华南、立足珠三角、发展全中国”的宏远规划又跨出了一大步。
另: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六家企业在龙华三和四楼D区设展,招聘大量业务骨干、技工、普工,有意者请速速前往面试,招聘时间为
(三和网:朱良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