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新人,国庆你被份子钱“打劫”了吗?
国庆7天小长假即将过去,国庆长假,也是许多新人步入婚姻殿堂的,迎来人生新阶段的黄金高峰期,而对于刚出来工作的职场新人来说,这个国庆小长假或许是个“甜蜜又负担”的假期。
作为初入职场的90后来说,接受到婚礼邀约的已不在少数,大部分人都在国庆假期或其他假期收到过“红色炸弹”,不少职场新人对此是“悲喜交加”。小编也曾收到过这份“红色炸弹”,邀请参加高中同学的婚礼,但考虑婚礼并非在周末,而且交情并非太深没有出席,小编认为,如今的份子钱似乎已经变了原来的味道。
90后初遇经济负担——被随份子钱
份子钱是中国的一种民间习俗和传统,代表了对新人的一份祝福。90后职场新人虽然刚步入职场,但是不可避免地遇到要随份子钱的阶段。小编不少朋友在国庆收到了“红色炸弹”,直呼吃不消。
90后本就初入职场,每月收入仅够个人生活开销,经济压力和负担都较大,一名网友说。“如果收到婚礼邀请,我随的份子钱一般在500元左右。若还要出席婚礼,那就还需至少700元的路费。而一趟下来,我至少也要支出1200元。而这意味着,我辛苦工作一个月,几乎存不下来钱。”
大多数90后表示,大多数收到婚礼邀请都是“被”随份子钱,主要是觉得面子过不去,不少90后职场新人表示,也不知道份子钱应该给多少才合适,都是看别人给多少,自己就大概给多少,给太少觉得好像没有面子,给得太多自己又负担不起,有些不是很熟的朋友,也不知道该怎么拒绝。
小编认为,参加婚礼也需“挑选”,不是凡收到邀约就去,要从自身经济实力和交情程度考虑,如果仅从面子考虑,就失了份子钱原本祝福的意义。
份子钱包多少才合适?
除了是否接受邀约之外,应该随多少份子钱才合适成了90后职场新人最头疼的问题,随多了,自己觉得吃不消,随少了觉得没面子。不少人表示看大家怎么包,随行情决定,有人说包500,有人说包1000,有人说看交情决定,一般的200-500,较熟的500-1000.很熟的1000以上,以此类推给份子钱划分等级。
也有人说看地区看工作,有没有工作不一样,不同地区风俗习惯也不一样,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总而言之,就是看自己实际情况和当地风俗习惯决定,切不可为了攀比要面子而不顾自己的实际经济状况,莫让本是祝福的份子钱变成了“红包的劫难”。
莫让份子钱被“人情债”绑架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古人的这份珍贵情谊曾让我们深深感动,可随着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这些传统民俗被冲击得七零八碎,传统文化中的形式虽然得到了流传,但其中的精髓早已变了样。不知道从何时起,随份子变成了人们的红包“劫难”,成了维持人际关系的畸形方式。
礼金的多少只是一种传统一种祝福,而其中祝福的珍贵性远大于金钱的数量。试想下,如果当你收到本身好朋友的请柬上面还附上了银行账号,你会是怎样的心情?“人不到礼到就行”让人没有感受到人文关怀,反而多了几分买卖的气息。
份子钱的变味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大家越来越看重金钱的意义,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则放置脑后。类似的变味份子钱应该少一点。当份子钱渐渐被“人情债”绑架,更多的人打着本身的小算盘,这次在份子钱上吃的亏下次一定要找机会再把钱赚回来,人不来没关系只要钱到了就行,这样恶性循环下去,我们围绕着钱打转,最初的意义早已消失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