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上个月的人才交流大会上,前海企业给出的薪资标准比其他企业高出一成,而且还提供税收政策优惠。4月20日广东自贸区总体方案提到前海税收优惠政策不适用于其他自贸区,使这一政策成了前海揽人才的“独门秘笈”。
和其他地方比,前海的薪酬水平略高,税收优惠政策是其“独门秘笈”,但本周一(4月20日)发布的广东自贸区总体方案提到,前海深港合作区内的税收优惠政策不适用自贸区其他区域,例如蛇口无法享受此政策,或造成政策洼地局面。
前海人才薪酬略高于其他地方
目前注册在前海的企业主要集中在金融业、现代物流、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几个产业,这些新注册的企业对人才数量的需求增大,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迅速增长。 前海内金融、跨境电商和供应链管理的高端人才缺口非常大,这也导致这些企业提出的薪资,较区外企业同等职级普遍高出一成。(一家企业咨询公司介绍)
“因为入驻前海的企业要符合前海产业目录,这几类都是高端现代服务业,需要的人才均为技术密集型人才,所以普遍薪酬肯定高过区外企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前海在薪酬待遇上也具备一定品牌效应,和其他地方比,求职者普遍对前海企业岗位的薪酬期望比较高一些。
税收优惠是前海“独门秘笈”
前海针对人才的税收优惠政策,成了吸引高级人才、高收入者的一个特殊管道。
和其他区域相比,前海深港合作区内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在前海缴纳的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已纳税额超过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15%的部分,由深圳市给予财政补贴。申请人需具备一些基本条件,包括具有外国国籍人士,或港澳台居民,或取得国外长期居留权的海外华侨和归国留学人才等,除了境外背景,还需能够被认定为高层次人才的条件。
根据该政策,每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50元就会受益。据测算,当月度工资薪金收入达10万元时,应纳个人所得税的个人负担税款部分为29335元,但扣减前海财政补贴后只需缴纳14280元,节税幅度达51%。按照累进税率,收入越高节税量越大。
而广东省内与此有相似政策的地区只有横琴。横琴规定在横琴工作的香港、澳门居民涉及的个税问题,暂由广东省政府按内地与港澳个人所得税负差额对港澳居民给予补贴,以此实现“港人港税”、“澳人澳税”。
在上周末举行的人才交流会上,相关人士表示,前海与横琴针对人才的税收优惠政策相比有不少优势,一是针对人群范围更大,横琴只针对港澳居民,而前海惠及到了外国人以及具有境外长期居留权的中国人,二是计算方法更简单,一律按15%缴纳,横琴方面的计算方法更复杂一些。
观察
前海蛇口片区新考验:不均衡政策亟待规范梳理
前海这一税收优惠政策也仅仅是“前海深港合作区”独有的,在2013年国务院关于前海深港合作区的22条政策批复中确立,而广东自贸区在2014年年底才得到批复设立,同为自贸区的蛇口则不享受这一政策。因不同历史时期政策不同,在自贸区设立之前,前海先后设立了保税港区、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如今又和蛇口共同组成广东自贸试验区前海蛇口片区,叠加自贸区的政策,目前来讲,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在这些区域内并不均衡。
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内的税收优惠政策不适用于自贸试验区内其他区域,这意味着蛇口等地将无法享受此类税收优惠政策,将造成不均衡发展的局面。
不久之前,国务院要求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也让很多人对前海的税收优惠政策能走多久产生了疑问。
有前海管理局内部人士表示,税收优惠政策仅持续到2020年,之后可能很难申请到,并且国家目前也不鼓励采用税收优惠的办法,因为会造成区域不平衡发展,产生政策洼地。并且,自贸区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体制机制创新,而非税收优惠政策。
“前海深港合作区”主打与香港服务业合作,而“自贸区”起点更高,要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桥头堡,但目前的一个难题是,由于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和功能定位的不同,前海叠加的三种角色所具有的不同政策如何进行规范化、统一协调,并且自贸区成立后还要考虑不同区域之间例如蛇口片区的均衡发展。
蛇口的外国人也很多,今后如果要把这一税收优惠政策扩展至蛇口,影响面比较大,但具体是什么情况可能要等到管委会运作之后才能确定。前海蛇口片区自贸区挂牌之后,一个亟待解决的工作就是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相关政策进行规范和梳理,解决不同阶段政策造成的混乱与区域不均衡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