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据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 2010年度全国人才资源统计结果日前发布。《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后,根据其“建立健全人才资源统计和定期发布制度”的要求,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组织开展了2010年度全口径的全国人才资源统计。 国家人才发展规划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作为一个统计指标,“人才资源总量”的具体统计范围和口径是:党政人才,主要包括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群团机关工作人员和试用期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主要包括境内各类企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中从事经营管理工作的人员;专业技术人才,主要包括在境内各类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及民办非企业单位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包含事业单位管理人员);高技能人才,主要包括境内各类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及民办非企业单位中在工勤技能岗位工作、具有较高技能水平的人员;农村实用人才,主要包括具有一定知识或技能,为农村经济和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服务、作出贡献、起到示范或带动作用的农村劳动者。以上范围的人员总数就构成了“人才资源总量”。 统计结果显示,党的十七大以来,在党中央正确领导和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下,我国人才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全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2亿人。其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资源2979.8万人,专业技术人才资源5550.4万人,高技能人才资源2863.3万人,农村实用人才资源1048.6万人。 这次统计结果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状况。可以看出,近年来各类人才队伍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人才工作服务科学发展更加有力,我国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进入到一个整体推进、优先发展的新阶段。 |